在蓬萊島傳說有八仙,其中一位名叫呂洞賓,原是讀書人,但兩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未中舉,從此以後就不再讀書,而依靠祖輩留下的家產,尋師訪友,遊山玩水,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。
呂洞賓在成仙之前,有個同鄉好友名叫苟杳(音:ㄍㄡˇ一ㄠˇ),其父母雙亡,家境十分貧寒。呂洞賓很同情他,與他結拜為金蘭兄弟,並延請他到自己家中居住,希望他能刻苦讀書,來日有個出頭時。
一天,呂府來了一位姓林的客人,見苟杳一表人才,讀書用功,便對呂洞賓說:「 呂先生,我想把愚妹許配給苟杳,你看如何?」呂洞賓怕耽誤了苟杳的前程,連忙推托,但苟杳得知後便動心了,主動對呂洞賓表示同意這門親事。
呂洞賓說:「人稱林家小姐貌美賢惠,賢弟既然主意已定,我也不再攔阻,不過成親之後,要先讓我陪新娘子睡三宿,不知賢弟可答應?」
苟杳一聽不禁一愣,但思前想後,還是咬牙答應了。
苟杳成親這天,呂洞賓喜氣洋洋,而苟杳卻覺得無臉見人,便躲起來不見人面。
晚上,洞房裡新娘子頭蓋紅紗,倚床而坐。這時,呂洞賓闖進屋來,也不說話,只管坐到桌前燈下,埋頭讀書, 林 小姐等到半夜,丈夫還是不上床,只好自己和衣睡下。天明醒來,丈夫早已不見身影,之後一連三夜都是這樣,可苦壞了林小姐……………
苟杳好不容易等過了三天,剛進新房,見娘子正傷心落淚,連忙上前賠禮, 林小姐只管低頭哭,說:「郎君為何三夜竟不上床,只對燈讀書,天黑而來,天明而去?」
這一問,問得苟杳目瞪口呆,半天他才醒悟過來,雙腳一跺,仰天大笑:「原來是哥哥怕我貪圖新婚享樂,忘了讀書,捨棄了功名前途,才用此法來激勵我啊!哥哥用心,可謂太狠心啊!」林小姐被苟杳說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,待苟杳說明經過,夫妻兩個才雙雙歡喜起來,齊聲說道:「呂兄此恩,將來一定報答!」
幾年後,苟杳金榜題名做了大官,夫妻倆與呂洞賓一家灑淚而別,赴任去了。
一晃八年過去,是年夏天,呂家不慎失火,偌大一份家產,化成一堆灰燼。呂洞賓只好用殘留的破瓦爛磚搭了一間茅草屋,和妻小在裡面躲風避雨,日子十分艱難。夫妻倆商量好,決定去找苟杳幫忙。
呂洞賓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,終於找到了苟杳府上,苟杳對呂洞賓家遭火祝一事非常同情,也熱情接待他,可就是不提幫忙的事情,如此一連住了一個多月,一分錢也沒有給呂洞賓,呂洞賓以為他忘恩負義,一氣之下不告而別。
呂洞賓回家一看,家裡竟蓋好了新屋,心中正覺得奇怪,邁進家門裡,又見大門兩旁貼著白紙,代表家中有人亡故了,他大吃一驚,慌忙地走進屋內,見到一口棺材在正廳中,妻子披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,
呂洞賓愣了半天,輕輕叫了一聲「娘子」,夫人回頭一看,嚇得驚恐萬狀,顫抖地道:「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你是人還是鬼?」呂洞賓更覺詫異,問:「娘子,何出此言,我好好地回來,如何是鬼?」
夫人端詳好久,才確認真是呂洞賓,便說:「真要把我嚇死!」原來,呂洞賓走後不久,就有一幫人來為他蓋房子,蓋完房子就走了。前天中午,又有一大幫人抬著一口棺材進來,告知呂洞賓已在苟杳家病死。
呂洞賓聽完後,知道是苟杳出的主意,便走近棺材,氣得拿起一把大斧將棺材劈開兩半,露出滿滿的金銀珠寶,上面還有一封信寫道:
苟杳不是負心郎
路送金銀家蓋房
你讓我妻守空房
我讓你妻哭斷腸
呂洞賓看完信後如夢初醒,苦笑一聲說:「賢弟,你這一幫,可幫得我好苦啊!」從此,呂苟兩家倍加親近,這就是俗話常說的「苟杳呂洞賓,不識好人心。」
因為「苟杳」和「狗咬」同音,傳來傳去便成了「狗咬呂洞賓,不識好人心」。
黑牡丹:很棒的典故,不是嗎?可知道的人,想來不多!就像大家常掛在嘴上的“不到黃河心不死”其實也是謬誤!正解其實是『不見烏江心不死!』指的正是無顏過江面對父老鄉親的項羽!
下一句的不見棺不掉淚的原句是不見『親棺』不掉淚!因為沒有人會見到一副裡面躺著陌生人的棺材也會輕易掉淚,惟有裡棺中人是至親至友,才會使人落淚!後被人引申為對敵對之人將使出最後使人痛苦的殺手鐧,所以才變成不見棺材不掉淚!
而王八蛋,正解是忘八端,做人做到忘了「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禮、義、廉、恥」等做人根本,那還算是人嗎?
最經典的算是「三個臭皮匠,頂個諸葛亮」。其「皮匠」原是「裨將」諧音,在古代是指「副將」;意思是三個副將齊心獻計合謀,未必輸給一個運籌帷幄,千里決戰的諸葛臥龍!
試問;徜若真是胸無點墨,腹笥甚窘的皮匠師傅,哪怕手藝再精,心地純良,三十個、三百個也難抵一個輕搖團扇即計謀百生的臥龍先生!不是嗎?
中國文學..........好玩嗎?,下回~!咱們玩點洋玩意吧?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