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在「談金庸的馬」時,漏掉了「白馬嘯西風」的這一匹白馬。其實,如果要封給牠一個金庸之「最」,應該說牠是金庸筆下最難評論的一匹馬了。因為,要褒揚牠,又會覺得理由牽強,要貶抑牠,又覺得有點無辜。畢竟牠是馬,不是人。有些事情好像不該深責,但要說到牠的靈性,似乎又不及上回提到的那四匹良駒。


 


先從故事的開頭說起吧!一開頭白馬李三就中箭受傷,命在垂危!當然,這不是白馬的問題,而是李三騎的另一匹棗紅馬撐不下去了。可是上官虹和李文秀所騎的那匹白馬,也沒有領先多少!而且史仲俊那一干人,也在後面不遠處緊緊追趕。雖然說史仲俊帶著一百九十多匹馬,輪番更替,所以才能跟上來。


 


可是這一百九十匹馬,畢竟不是孫悟空的金箍棒,可以縮小隨身攜帶的。載人的馬,固然疲憊,跟著跑的馬,也沒閒著啊!所差別的,只是在於有載人跟沒有載人。而且有六十三個人騎馬,每個人頂多更換三匹馬。到第四匹馬的時候,又得換回原先的第一匹了!如果說,白馬李三是馬不停蹄地催馬前進,那後面的一百九十匹馬,定然也是馬不停蹄地緊緊追趕。


 


畢竟這些馬不是從驛站接手的生力軍。那樣的話,白馬的腳力是否真的天下無雙?總是覺得有點說服力不足的感覺。如果換成郭靖的那匹汗血寶馬,應該早就奔塵絕逸而去!史仲俊的那些馬,就算沿著足跡而來,也得過老半天才能趕上。也許有人會說,白馬載著兩個人,可是李文秀還是小姑娘,體重很輕,差別並不大啊!


 


接下來,上官虹因為李三的死,自己也跟著下馬,白馬就這樣留下主人而去。當然,我們可以說,因為牠要保護幼主,所以不得已才離開。可是要說到這匹馬多有靈性,總還是覺得有點不夠靈。


 


然後,李文秀逃到計爺爺家。這裡出現一個讓我感到疑惑的地方,當時計爺爺曾經拿出一桶黃色染料,將這匹白馬全身刷成黃色。還有附帶說明,這是牧羊人用來塗染牲口,作為標記用的。而且這種染料雖經風霜,亦不脫落。可是卻在十年之後,李文秀騎著「白馬」,看完蘇普的摔跤比賽之後,卻讓「白馬」給帶到戈壁邊緣。結果,卻遇上了陳達海的那一票手下,因而引來一場追殺。


 


這「白馬」就這樣給主人惹來麻煩。而且,陳達海的部下,也是因為見到「渾身雪白」的白馬,才認出這是李三的那匹馬,從而斷定李文秀一定是李三的女兒。讓我不解的是,已經被那種雖經風霜,亦不脫落的染料刷成黃色的「白馬」,這時候,為什麼又變成「渾身雪白」了?就算這十年之中,馬毛有所脫落以及生出新毛,再加上顏料也可能有所褪色,可是,要變成「渾身雪白」,連一根雜色毛都沒有,豈不是有點說不過去嗎?起碼應該是看起來有點白,卻又雜夾著一些淡黃色的毛才對吧?不懂!不懂!


 


接下來,李文秀在山谷中,遇到化名華輝的瓦耳拉齊,還將白馬讓給華輝。然後,華輝策馬前行,這馬還真的走了!雖說這是李文秀的命令,可是,當年楊過在蒙古軍營叫那匹黃馬快逃的時候,那匹黃馬就是不肯走,非得要楊過一起走才肯走。可是這匹白馬,跟著小主人十年了,卻將小主人丟下來?!要不是李文秀手上的毒針僥倖奏功,此時還沒有武功的她,豈不是就要遭到那群強盜的凌辱了?


 


這匹馬,不但沒給主人立功,反而惹來麻煩,險些就要讓小主人慘遭凌虐。您說這算是神駒良馬嗎?接下來的迷宮探險,卻因為遍地積雪,白馬也派不上用場。原是最該讓牠表現的機會,卻又沒能發揮。


 


等到一切都告了結,就只剩下茫茫然的李文秀,騎著老白馬,慢慢地走在茫茫的大漠上,前途茫茫。西風緊,枯葉黃,老馬蹣跚,何時回江南?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黑牡丹 的頭像
    黑牡丹

    黑牡丹的牡丹坊

    黑牡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