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-04-24


人:█Hiro████Hiro█


人:^半桶水^


原始頁面:張翠山有必要自殺嗎?????


 


讀多了金老的小說,當會發現,書中人物的性格發展,有時候,他自己也管不住,這是寫到某一境界的作家最常有的感受,為了顧及人物的性格,斷不能任意去設定某個人物的結局。就好比,張無忌生性仁慈,但也因此無法很有決斷的判定一個人的好壞,當那個人屬於他保護過、喜歡過的人的時候更是如此,因此,倚天到了結尾,周芷若看出了他的性格,才會眼巴巴的跟著張無忌與趙敏兩人,不肯自己浪跡天涯。要是金老成全廣大讀者的看書心態,所謂的有情人終成眷屬,那麼他大可刻意編排張趙兩人再赴冰火島一趟,過著卿卿我我的日子,只因,他要交代周芷若與張無忌的性格,一個就是勇於爭取,一個就是優柔寡斷,所以結尾留下了很多想像空間。

回到張翠山的故事。他嫉惡如仇的本性是永不會泯滅的,但金老要告訴大家的是,人若不在現實當中,做人會比較簡單快樂,少了許許多多的教條約束,例如張殷謝三人遠在冰火島,就是脫離了江湖現實,張翠山樂得只管自己與妻子的死活,哪管妻子曾是殺人如麻的魔教女子,到後來,連謝遜的過錯,他也都不再放在心上,否則在江湖現實中,他是不可能與謝遜義結金蘭的。

自從回到武當山,張翠山的天性出現,因為十年不短,卻無法消弭江湖人的記憶,滅門慘案或屠龍刀等等,並非煙消雲散,反而他恍然大悟黑白兩道早就打個天翻地覆了。所以,急切間,他無法找出好的方法來避禍,回到冰火島已屬不可能,所以金老特地安排足智多謀的張松溪提出大做善事的好辦法,讓張翠山暫時喘息,不必煩惱滅門慘案的結果,況且,武當當時確實威名遠著,以此威名要保妻子不被責難,他是很有自信,且寧願就這樣發展的。所以,張翠山如果天性多自私一些,就算俞岱巖認出殷素素的聲音而充滿憤恨,他還是可以活下去的,以張三豐的性格,他也不會要張翠山夫妻以死謝罪。

只因張翠山敢愛敢恨,因為愛三哥、愛妻子、愛義兄到達極致,所以希望以自己的死,讓武林同道就此放過殷素素、不再有找出謝遜下落的念頭,也算是對三哥的抱歉,這幾乎是最好的辦法。我想,他如果想到殷素素也會自殺,恐怕會猶豫一下的,而殷素素在張翠山死後,知道無忌有師祖師伯師叔照顧,不該死的丈夫卻死了,那麼自己怎能苟延殘喘於世? 金老就是這麼會描寫人性,不忘安排殷素素死前表現了她的機巧,害少林寺不得安寧。

所以,於事實上推估,任何一個江湖人士,應該都是沒必要自殺的,較為注重武勇的人甚至會豁出去跟其他門派一番爭鬥之後再說。但張翠山的性格卻註定他要一死以終,若他不死,說不定反而是俞岱巖飄然遠去或自殺了,因為他一定也愛五弟,為了成全五弟一家人能過下去,他勢必會想出不讓張殷二人尋死的辦法或說法,然後自我了斷。但如此一來,恐怕故事都不同了,但其實,大家應該都能認同,張翠山自殺似乎是最為合乎人物性格的結局了。


 


 


 


阿淵 的回答:


訂正:


1.俞岱巖之姓為"俞",非人未"余",這點不可混淆。


2.向俞三發射蚊鬚針者,乃是殷素素;其兄殷野王與俞三相拼掌力時,暗藏掌心七星釘,使俞三身中二毒。


回答開始:


  個人認為,的確,張翠山自殺的原因,應是愧對三哥多過於龍門鏢局滅門血案。請看下面原文:


  宋遠橋道:「依我之見,待師父壽誕過後,咱們先去找回五弟的孩兒,然後是黃鶴樓頭英雄大會,交代了金毛獅王謝遜這回事後,咱們師兄弟六人,再加上五弟妹,七人同下江南。三年之內,咱們每人要各作十件大善舉。」張松溪鼓掌叫道:「對,對!龍門鏢局枉死了七十來人,咱們各作十件善舉,如能救得一、二百個無辜遭難者的性命,那麼勉強也可抵過了。」俞蓮舟也道:「大哥想得再妥當也沒有了,師父也必允可。否則便是要五弟妹給那七十餘口抵命,也不過多死一人,於事何補?」

  張翠山一直為了此事煩惱,聽大哥如此安排,心下大喜,道:「我跟她說去。」將宋遠橋的話去跟妻子說了,又說眾兄弟一等祝了師父的大壽,便同下山去尋訪無忌。(<倚天屠龍記>第九回 七俠聚會樂未央)


張翠山要是真愧對龍門鏢局血案的話,早就自殺了,何必等到各大派上武當山欺人?從上面原文來看,他心中的愧疚似乎沒那麼深,畢竟不是他殺的;當宋遠橋提出方案時,他也鬆了一口氣,可見他在意的是:妻子的罪孽如何消弭。


  那麼,他自殺的最大因素,實乃是愧對俞三。雖說,俞岱巖的四肢殘廢不是殷氏兄妹的直接過錯;但是,基於情逾親手足的七俠情誼,是張翠山不能接受自己或是妻子(夫妻同體)對兄長有一絲對不起的地方,哪怕是傷及毫髮,甚至連累俞岱巖一生殘廢!


  至於詳細的內咎原因,七俠人人情意相通,相信張松溪的一番話,足以表明張翠山的痛楚,請看下面原文:


  圓業張口結舌,說道:「不是我。」張松溪冷笑道:「我也知道不是你,諒你也未必已練到這等功夫。」他頓了一頓,又道:「若是我三師哥身子健好,跟貴派高手動起手來,傷在金剛指力之下,那也只怨他學藝不精,既然動手過招,總有死傷,又有甚麼話說?難道動手之前,還能立下保單,保證毛髮不傷嗎?可是我三哥是在大病之中,身子動彈不得,那位少林弟子卻用金剛指力,硬生生折斷他四肢,逼問他屠龍刀的下落。」說到這裡,聲音提高,道:「想少林派武功冠於天下,早已是武林至尊,又何必非得到這柄屠龍寶刀不可?何況那屠龍寶刀我三哥也只見過一眼,貴派弟子如此下手逼問,手段也未免太毒辣了。俞岱巖在江湖上也算薄有微名,生平行俠仗義,替武林作過不少好事,如今被少林弟子害得終身殘廢,十年來臥床不起。我們正要請三位神僧作個交代。」(<倚天屠龍記>第十回 百歲壽宴摧肝腸)


從文中可知,若是俞岱巖完好無缺而受傷,是怪自己學藝不精;若非先受到蚊鬚針與七星釘二毒的侵害,俞岱巖不會無法抵抗,更不會淒慘之至斯。所以,歸咎原因,是殷素素與殷野王造的因,才有俞岱巖殘廢之果,這也就是聰明如張翠山者,獲知殷素素是攻擊三哥的肇始元兇之一,而馬上能聯想到三哥對她的痛恨,自己又因為對殷素素的誓言:


  張翠山扶著殷素素走進艙中,船身仍是一時如上高山,片刻間似瀉深谷,但二人經過適才的危難,對這一切全已置之度外。殷素素倚在張翠山懷中,湊在他耳邊說道:「張五哥,我倆若能不死,我要永遠跟著你在一起。」張翠山心情激蕩,道:「我也正要跟你說這一句話,天上地下,人間海底,我倆都要在一起。」殷素素喜悅無限,跟著說道:「天上地下,人間海底,我倆都要永遠在一起。」兩人相偎相倚,心中都反而感激這場海嘯。(<倚天屠龍記>第六回 桴槎北冥海茫茫)


兄弟之義與夫妻之情,兩者不能並存,備受煎熬的他,唯有一死,才能對得起兄長以及髮妻(非得殺了妻子,但又有十年之情)。道德觀逼迫著張翠山做出二難抉擇,我想,唯有自殺,才是他的解脫之法。


 


 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黑牡丹 的頭像
    黑牡丹

    黑牡丹的牡丹坊

    黑牡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